雷腾律所李艳玲就“减肥代餐”问题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
减肥代餐:需求巨大却没有监管标准
“可以减重多少斤?”躺在沙发上的李彤(化名)在浏览淘宝网站时发现了一种“吃也能瘦,越吃越瘦”的减肥产品。于是,“靠吃减肥”的想法在李彤的脑海里不断闪现。
怀揣着好奇心和减肥的欲望,李彤开始了解店内的产品,除代餐粉外,还有代餐饼干、代餐粥、代餐棒、代餐奶昔等一系列产品。
不仅如此,李彤发现,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淘宝店铺所售卖的价格并不一样,有的标价200多元,有的却卖到300多元,在无法辨别真伪的情况下,李彤只得选择在销量最高的店铺购买代餐粉。“懒得运动,又无法忍受饿肚子,代餐食品最适合我们这类胖子。”
李彤并不是个例。当下女性对瘦的追求,可谓如痴如狂,先是手术吸脂、再到按摩减肥,近两年,又刮起了“代餐”热。然而,火爆的代餐市场却乱象频生。
不能盲目相信代餐产品
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,市场上的代餐产品分为两个种类,全部代餐和部分代餐。全部代餐就是三餐长期全部吃代餐,而部分代餐就是只在某一餐或者某两餐来吃代餐。这些代餐食品的热量不一,不过都是以限制摄入热量为目标,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。
目前,市场上的代餐食品大多以“低能量+高饱腹+营养合理”概念为主,派别可分为奶昔派、蛋白派、蔬果纤维、杂粮派。
李彤的营养师要求她每天都要在微信群中“打卡”,“其实就是监督有没有每天按照要求喝代餐粉。”李彤认为自己的瘦身效果并不明显,无法达到营养师在购买前期保证的“一个月瘦10斤肯定是没有问题的”。
“我每天的早饭和晚饭都吃代餐粉。”李彤告诉法治周末记者,她吃了半个月代餐粉,体重只降低了5斤,“两勺子的代餐粉营养能否跟得上我不太了解,但是并没有营养师所说的会有饱腹感,基本上两个小时之后我就会饿了。”
李彤向法治周末记者抱怨道:“我第一天按照产品说明中的用量和用法吃完代餐粉后,当天晚上就开始拉肚子。”后来,据李彤了解,频繁排泄的方式,也是代餐产品一种瘦身的方式。
“吃了代餐食品后并没有瘦身的案例比比皆是。”据北京雷腾律师事务所李艳玲介绍,商家为提升销售额,在代餐食品的功能、效果上吹的是天花乱坠,市场上代餐食品的宣传多以“纯天然、无添加剂”“月均10斤”“吃出来的瘦”等内容吸引着消费者,并且还会展示大量用户体验效果及评价,用户体验、评价造假的现象普遍存在。
根据广告法、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规定,经营者不得对商品的性能、功能、质量、销售状况、用户评价、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,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“追根溯源,还是消费者对夸大、虚假广告盲目相信。”李艳玲关注到,今年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大力开展保健食品专项科普宣传活动。这种对输出方、接收方进行双向管理的执法方式,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。
市场巨大但副作用不可忽视
年初,由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、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发布首份《代餐粉行业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。《白皮书》显示,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406家企业从事代餐粉市场。我国代餐市场出现强劲的上升势头,并逐年保持30%以上的增长率,预计到2023年,市场需求规模将从目前的60亿元增长到180亿元。
《白皮书》还指出,从销售渠道看,目前,代餐粉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,包括电商、微商等。“80后”和“90后”成为消费主体。从淘宝数据看,超出80%的代餐粉购买者为女性,而从买家职业看,公司职员占40%左右,学生占比逾20%,18岁至30岁购买者占70%以上。
数据显示,在众多的代餐粉中,目前,网售的代餐粉中卖得最好的为五谷粉、青汁粉和代餐奶昔三大类。其中,青汁粉和代餐奶昔都主打减肥瘦身。综合看来,减肥瘦身是购买代餐粉的最主要动机,其次才是出于养生考虑。
不论何种派别,代餐食品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。有营养学专家对法治周末记者指出,蛋白粉类的代餐产品摄入量过多的话,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,长期负荷会对脏器产生危害。蔬果纤维类由于富含糖、蛋白质、钙铁等元素,长期食用会导致缺乏营养,从而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……
在缺乏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元素后,人体为了维持必要的日常活动,甚至会消耗肌肉,并非脂肪。此外,杂粮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,因为其含糖较高,高血糖人群食用容易导致风险。
也有医学专家指出,长期只吃代餐粉的做法是不科学的,如果为了减肥,刻意避免某种营养素,就容易引起营养失衡导致健康出现问题。代餐食品并不能代替日常食物中谷薯类、新鲜的蔬果类、肉蛋奶及豆类等食物中的天然营养素,长期食用代餐食品易造成营养不良、甚至出现疾病。
代餐食品的监管标准亟待明确
李艳玲告诉法治周末记者,她发现行业内没有许可证,而根据食品安全法,食品生产经营者应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。甚至经营范围与食品业毫无关系的企业也在参与经营代餐食品。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的包装上应标注名称、规格、净含量、生产日期,成分或者配料表,生产者的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,保质期等内容,但市场上代餐食品包装总是缺东少西,“三无”代餐食品也不在少数。
“代餐食品的安全,要把好其入门关,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审核。另外关于代餐食品的监管标准也亟待明确。”李艳玲表示。
据了解,除了个别头部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线之外,目前,代餐市场的企业模式非常相似,企业大都选择以代工的方式完成生产。在已有的成熟配方之下,根据企业选择,最终生产出来的代餐食品成本普遍在一盒20元以下,企业以网络平台和微商为重要销售渠道,最终的销售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。
李艳玲说,作为刚被纳入监管主体的“微商个体”来说,代餐食品微商应尽早适应角色,担当起社会责任,在销售商品的选择上把好关;对于消费者而言,要善于行使自身权利,来督促经营主体依法经营,例如,采购商品时要求提供购货凭证;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做好审核、管理工作。有关部门也需要做好监管,建立严格的防护网,这需要各方主体共同努力。